信用卡“全額罰息”歷來備受詬病,最近,一位西安信用卡持卡人透支11萬元5年后還44萬元的遭遇更是引起了社會關注。不過,“全額罰息”的“鐵規”已經有所松動。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發布新版《中國銀行卡行業自律公約》,從7月1日起,信用卡還款未清償部分10元以內不再全額還款,還款可以寬限3 天。
新規出臺
還款寬限期至少三天
近幾年,信用卡增長迅猛,購物狂們在瘋狂“喜刷刷”之后,往往忘記還款,而銀行慣例卻是采取全額罰息,也就是說一萬元透支還了9999元也會按照一萬元罰息,這使得罰息越來越多,甚至出現過罰息滾雪球式增長遠超本金的個例。
不過,這一慣例將有所松動。《中國銀行卡行業自律公約》要求成員單位為持卡人提供“容時服務”,為持卡人提供一定期限的還款寬限期服務,還款寬限期自到期還款日起至少3天;持卡人在還款寬限期內還款時,應當視同持卡人按時還款。
公約要求發卡行在消費者信用卡到期還款日之前至少3天,銀行還需通過賬單、短信、電子郵件、電話或信函等方式向持卡人進行還款提示。
10元以下不全額罰息
除了對還款期限更加寬松,公約對于廣為詬病的全額罰息制度也有了一定松動。
“公約規定了10元的上限,即10元以內無需擔心全額罰息。”業內介紹,所謂“容差服務”,就是如果持卡人即使沒有全額還款,但未償還部分小于或等于“一定金額”時,仍將被視同全額還款,未償還的金額會自動轉入下期賬單。而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規定,上述的“一定金額”將不少于10元錢。也就是說,只有未償還的部分在10元以內,用戶才無需擔心被全額罰息。
記者了解到,過去如果刷卡人刷卡的零頭哪怕只有一毛錢,也需要足額還款,否則就面臨全額罰息。
揚州落地
部分已實行“容時容差”
新規發布,揚州各家銀行情況如何呢?昨天,記者走訪市區內多家銀行發現,雖然這一公約要到今年的7月才開始實施,但實際上已有不少銀行在信用卡罰息上或多或少地作出了“讓步”。
“已經開始推行10元以下容差還款模式,也就是對于10元以下的欠款零頭未還可以視作全額還款,不計利息直接滾入下期賬單。”建設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,目前,一些銀行已經對10元以內欠款采取了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”的態度,10元以內的欠款不收利息。
“另外,我們的客戶還可以延遲還款3天,只需要打電話申請即可,而且哪怕是還款日當日打電話都可以。”該人士說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興業銀行、華夏銀行、浦發銀行、交通銀行對于10元以下的欠款零頭未還也已經視作全額還款。而在推行容差還款中額度最小的是中信銀行,該行信用卡客服表示,只有欠款不超過1元方可視作全款還清。
市民:全額罰息應取消
公約發布,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各界對銀行全額罰息的詬病與質疑。然而,“容時容差”的新規定與市民的期望依然有一定差距。
“消費一萬元,還了5000元,為什么要按照一萬元來罰息呢?”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,去年自己曾遺忘了部分還款,結果半年之后發現,利息多了600多元錢。“我也認為全額罰息本身就是霸王條款和行業壟斷。”張先生說。
“我覺得工商銀行的做法是最好的。”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,自己用的是工商銀行的信用卡,因為該行過了信用卡消費免息期,只針對應還未還部分計息,從消費日起計息,未償還部分按每日萬分之五的利息收取。
記者了解到,去年11月6日,山東律師王新亮致信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,請求銀監會對銀行業涉及信用卡的“全額罰息”霸王條款進行整頓或廢除。
影響:容時容差長期利好
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。“容時容差”服務確實會對銀行信用卡利息收入產生一定影響,但這樣的服務也是有條件和門檻限制的,總體來說影響程度仍在可控范圍內,不會影響到銀行發卡積極性。在銀行人士看來,公約可以使銀行的服務更人性化,增加客戶的忠誠度和客戶黏性,對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長期、良性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。持卡人的用卡成本降低,也會間接鼓勵持卡人使用信用卡。
聚焦全額罰息
正方
早非國際主流
“全額罰息未來必然會被廢除,只不過是時間問題。”市區一銀行人士告訴記者,所謂信用卡“全額罰息”規則,在國際上已經不再是主流。還有人認為,這是“霸王條款”,全額罰息做法極不合理,應該徹底取消。
反方
但也有業內認為,事實上,單純從法律制度層面來看,在現有制度框架下,全額罰息并不違反任何強制性的禁止規定。“可以將其看作一種市場行為。”業內認為,很多時候,即使銀行反復提醒,消費者也未必留意到。
新聞收集整理:江都房產網